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淇园一雨洗尘埃,忽变朱颜破绿苔。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淇园竹

淇园一雨洗尘埃,忽变朱颜破绿苔。出自哪首诗?

朝代:明代

作者:李东阳

淇园一雨洗尘埃,忽变朱颜破绿苔。

风定云开天宇净,月明林静夜声来。

寒梢滴露惊秋梦,翠叶翻风送暑退。

最爱此君无俗韵,只将清影伴徘徊。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北京,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茶陵诗派的领袖,他工篆书、隶书,诗文典雅工丽,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翼诒谋录》等传世。

译文

淇园的雨后,尘埃被洗净,竹子仿佛一夜之间换上了红颜,破开了覆盖在身上的绿苔,风停云散,天空变得清澈明净,月光洒落在林间,夜晚的静谧中传来竹叶的沙沙声,秋夜里,寒梢上的露珠让人惊醒于秋梦,而翠绿的竹叶在风中翻动,送走了暑气,我最爱这竹子没有俗气的韵味,只愿它的清影伴我徘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淇园雨后竹子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竹子在雨后的清新脱俗和生机勃勃,诗中“洗尘埃”、“忽变朱颜”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竹子的变化,而“天宇净”、“林静夜声”等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淇园的竹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竹子在雨后的清新与生机,首联“淇园一雨洗尘埃,忽变朱颜破绿苔”以雨后淇园的景象开篇,通过“洗尘埃”和“忽变朱颜”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竹子的清新与美丽,颔联“风定云开天宇净,月明林静夜声来”则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天宇净”和“林静夜声”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颈联“寒梢滴露惊秋梦,翠叶翻风送暑退”则从秋夜和夏末两个角度,描绘了竹子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与韵味,尾联“最爱此君无俗韵,只将清影伴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认为竹子没有俗气的韵味,只愿它的清影伴自己徘徊。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东阳对淇园竹子的喜爱和赞美有关,淇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竹园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境内,李东阳可能曾游览淇园并观赏了雨后的竹子,被其清新脱俗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所打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李东阳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作为文学家和书法家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淇园一雨洗尘埃,忽变朱颜破绿苔。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