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削壁插天星汉落,飞泉震壑石门开。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天门山

削壁插天星汉落,飞泉震壑石门开。出自哪首诗?

唐·李白

削壁插天星汉落,飞泉震壑石门开。

六龙回日高标迥,万古神人此路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李白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陡峭的岩壁直插云霄,仿佛银河从天而降;飞瀑轰鸣,震撼山谷,石门豁然洞开,太阳神驾驭的六龙车到此也要回转,因为天门山高耸入云,难以逾越;自古以来,只有神仙才能通过这条道路。

释义

削壁插天星汉落:形容天门山的岩壁陡峭高耸,直插天际,仿佛银河从天而降,壮观无比。

飞泉震壑石门开:飞瀑轰鸣,震撼山谷,石门(指天门山的自然门户)随之豁然洞开,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赏析

这首诗以天门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其陡峭的岩壁、飞瀑轰鸣和石门洞开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中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天门山的雄伟壮丽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借天门山的神奇景象,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览天门山时所作,天门山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境内,因山势险峻、景色秀丽而闻名,李白在游览过程中,被天门山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天门山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它也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和浪漫主义风格。

“削壁插天星汉落,飞泉震壑石门开。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