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的释义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的释义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

池馆水香飘御酒,阑干花影拂金觥。

薜萝为伴霜姿瘦,桃李成蹊艳质轻。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

作者简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他一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诗,风格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为北宋诗坛“江西诗派”开山鼻祖。

译文

(第二首)

剪碎的丝绸点缀着仿佛凝结的酥油,不需要用红色晕染绿色的枝棱。

池塘馆舍的水香飘溢着御酒的芬芳,栏杆旁的花影轻拂过金色的酒杯。

薜荔和女萝成为它的伴侣,霜雪中的姿态显得清瘦,桃李虽能形成小径,但它们的艳丽却显得轻薄。

黄莺儿悠闲自在,在薜萝的阴影中啼叫,声音传得很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园中小梅的高洁与清雅,以及与之相伴的自然景象。“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一句,以流莺的悠闲自在,反衬出小梅的静谧与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赏析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流莺,即黄莺儿,它在这里象征着自由与闲适,诗人通过流莺的啼叫,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而“声远薜萝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薜萝,即薜荔和女萝,它们都是蔓生植物,常缠绕在其他树木上生长,这里用来形容小梅生长的环境,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又暗含了小梅的高洁与不屈,整句诗以动衬静,以声显幽,将小梅的品格与诗人的心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爱梅,他的山园里种满了梅花,这两首诗就是他在观赏山园小梅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中通过对小梅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特别是在第二首诗中,“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两首诗不仅是林逋对梅花的赞美,更是他人生哲学的体现。

“流莺无一事,声远薜萝阴。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