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哀三良

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出自哪首诗?

秦·无名氏

从车百两,送葬阡陌。

苍苍之天,茫茫之地。

先君后臣,何利何义?

哀我人斯,亲我父兄。

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

为父为君,死何足惜?

仰天长号,泪下沾衣。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秦代无名氏所作,具体作者已无从考证,收录于《古诗源》等古籍中,反映了秦代殉葬制度的残酷。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为无名氏所作,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作者生平介绍,但秦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统一王朝,其文化、艺术、制度等均有独特之处,此诗作为秦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译文

跟随的车辆有上百辆,送葬的队伍走在田野的小路上。

苍天茫茫,大地辽阔无垠。

先君已逝,作为臣子为何要陪葬?这有何利益,又有何道义?

哀叹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啊,我们的父兄啊!

最终却触犯了死亡的罗网,性命无法自主掌握。

为了父亲,为了君主,死亡又有何足惜?

仰天长啸,泪水沾湿了衣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送葬的场景和陪葬者的哀怨,表达了对秦代殉葬制度的强烈控诉,诗中“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陪葬者无法掌控自己命运、被迫走向死亡的悲惨境遇。

赏析

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中“苍苍之天,茫茫之地”一句,既描绘了送葬场景的宏大背景,又暗示了人生的渺小和无奈,而“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一句,则直接点明了陪葬者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殉葬制度的强烈不满。

创作背景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王朝,其殉葬制度尤为残酷,在秦始皇陵等考古发现中,就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坑和陪葬品,证明了当时殉葬制度的盛行,此诗作为秦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殉葬制度的普遍不满和控诉,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和加强集权,推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殉葬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剥夺了人们的生命权,也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准则,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秦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