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草木摇落兮露为霜,三峡之水兮流汤汤。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6)诗词赏析12

这首诗词出自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的《九歌·河伯》,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草木摇落兮露为霜,三峡之水兮流汤汤。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九歌·河伯》

作者:屈原

朝代:战国(楚)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偃蹇。

采石矶兮水裔,将予舟兮偕逝。

凌万顷兮江洋,横漠洲兮沅湘。

云旗兮电骖,倏而来兮忽而逝。

朝发兮苍梧,夕投兮石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櫜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望涔阳兮极浦,草木摇落兮露为霜。

三峡之水兮流汤汤,思夫君兮未敢言。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曾任三闾大夫,主张举贤任能,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译文

与你一起游览九河之上,大风起时波涛汹涌。

乘坐水车荷叶为盖,驾着两条龙身边还有骖螭。

登上昆仑山四处眺望,心绪飞扬胸怀浩荡。

太阳将要落山仍忘却归返,思念着极远的河浦心驰神往。

用鱼鳞做屋顶龙做堂,紫贝砌成宫阙朱红涂墙。

河伯啊你为什么住在水中,乘着白鼋追逐文鱼?

与你一起游玩在河洲之上,河水流淌冰块纷纷降落。

你向东行与我握手告别,送我到南浦边依依不舍。

波涛滚滚前来迎接,鱼鳞般的水波起伏不定。

在河水边采集石斛花,我将与你同舟共济。

渡过万顷大江大湖,横渡漠洲沅湘。

云旗飞扬电骖驰骋,忽而来忽而去。

早晨从苍梧出发,傍晚就到达了石门山。

听到佳人在召唤我,我将驾车与你同去。

在水中筑起房屋,用荷叶覆盖屋顶。

用荪草装饰墙壁紫贝铺成祭坛,播撒芳椒充满厅堂。

桂木做栋梁木兰做屋椽,辛夷做门楣白芷做卧房。

编结薜荔做成帷帐,分开蕙草做成香囊。

用白玉做成镇压,用疏石兰做成芳香。

用芷草做成荷叶屋顶,用杜衡缠绕四周。

各种花草摆满庭院,芬芳香气溢满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神灵的到来如云一般。

我把玉玦抛向江中,把玉佩遗落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集杜若,将送给那下面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难以得到,姑且逍遥自在从容徜徉。

远望涔阳那极远的河岸,草木凋零啊露水结为霜。

三峡的流水啊滚滚不息,思念你啊却不敢明说。

释义

“草木摇落兮露为霜,三峡之水兮流汤汤”这两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草木凋零,露水凝结成霜,三峡的流水滚滚不息,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绪万千。

赏析

《九歌·河伯》是屈原《九歌》组诗中的一首,主要描绘了诗人与河伯的游历和对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瑰丽的神话世界,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思考。

“草木摇落兮露为霜,三峡之水兮流汤汤”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草木凋零、露水成霜,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三峡之水滚滚不息,则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对时间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这首诗还通过诗人与河伯的对话和游历,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河伯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诗人也通过河伯的游历和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九歌》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一组祭祀诗歌,旨在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自然神灵的敬畏和祈求。《九歌·河伯》是祭祀河伯的一首诗歌,河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水神,掌管着河流和湖泊,屈原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楚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之际,他通过祭祀河伯的活动,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批判,在这首诗中,屈原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瑰丽的神话世界,同时也寓含了自己对生命、对时间、对爱情、对理想的深刻感悟和思考。

“草木摇落兮露为霜,三峡之水兮流汤汤。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