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鸣榔四合波围蹙,挂网雪鳞穿翠束。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1-16)诗词赏析8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鸣榔四合波围蹙,挂网雪鳞穿翠束”,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渔父》,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鸣榔四合波围蹙,挂网雪鳞穿翠束。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渔父

宋·陆游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炉烟绕松。

鸣榔四合波围蹙,挂网雪鳞穿翠束。

生涯不复问归期,水宿云行各自知。

占得溪山卜数椽,闲身长与钓丝随。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石帆山下,细雨蒙蒙,三扇香炉峰上的松树被烟雾缭绕,渔人们敲击着船舷发出声响,四面八方的水面都围拢过来,形成一片紧密的波纹,他们挂起渔网,网中银白色的鱼儿如同穿着翠绿色束腰的鱼鳞般闪耀,渔父们不再询问归家的日期,他们在水上住宿,随着云彩的飘动而自行其是,他们占据了溪山的一角,搭建了几间小屋,悠闲地伴随着钓丝度过每一天。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们在水上生活的悠闲与自在,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渔父捕鱼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则表达了渔父们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渔父的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渔父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渔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晚年退居家乡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通过渔父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您提供的两句关键词,但整首诗并非完全围绕这两句展开,在赏析和解读时,需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和背景进行综合分析。

“鸣榔四合波围蹙,挂网雪鳞穿翠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