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成语 > 正文内容

贯鱼之序的解释

7个月前 (01-17)成语11
贯鱼之序是指宫妃侍御帝王的次序,或借指官吏升迁的次序,亦指事物相承的次序。它源自古代宫廷礼仪,形容宫妃们按照一定顺序侍奉帝王,后来也用来比喻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次序进行。

1、贯鱼之序的释义

贯鱼之序的解释

贯鱼之序,比喻前后有次序或相连如串鱼一样,形容事物或人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有条不紊,它常用于描述事物排列整齐、次序井然的状态。

2、贯鱼之序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文为“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生民之本,礼为大,本立而道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夫礼,初也,始也,故者,本也,礼者,本也,财者,末也,本末有序,则民无所惑矣,所由者,道也,所行者,义也,上义则顺,从义则行,容貌、衣、冠、文、采、节、度,皆礼之至也,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曰:‘勿讥笑,勿矜持,勿诽谤,勿骄盈,此四者,损德也。’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是故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无辞而不行,弗几不至,礼之至也,有以礼加人者,彼必报之礼,有以善加人者,彼必报之以善,有以德加人者,彼必报之以德,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为夫妇、外内,以经二仪;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为十二子、春祭、秋尝、冬蒸,以观四时之义;为郊社、宗庙、山川、五祀,以奉鬼神,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故说《诗》曰:‘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斯之谓与?故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为人子者,父母在,不称老,不言死,有父从父,无父从兄,食无为客,寝不为尸,居不敢主奥,坐不敢主席,父母之所爱亦敬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乡党不称齿,游官不齿爵,而齿德也,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衣帛食肉,门人不备,君问则死之,父兄问则对而不自遂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其礼:一曰爵,二曰齿,三曰德,四曰爵,五曰功,故爵以建贤,齿以序长,德以叙贵,功以叙劳,长幼、贵贱、贫富,皆有称者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故先王以礼义之,以序之,则民知所敬矣,故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矣,故可述以多矣,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之于人也,如口之有齿,唇亡则齿寒;春风雨露,不失其时,则草木大盛,礼之加于人也,至矣哉!不可不察也,故礼者,天地之序也,故先王以礼义立为贵贱之等矣,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分,别贵贱也,诸侯适天子,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诸侯坏法乱分,别贵贱也,大夫士去国,祭于其祢,故礼者,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民怨,则民弃世;民弃世,则兵士不用;兵士不用,则敌

“贯鱼之序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是指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的情况,通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较大,如参差不齐的树木、参差不齐的成绩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能力、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1、参差不齐的释义: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意指长短、高低不齐,形容事物的状态或人的能力、水平等存在明...

长安道上的解释

长安道上的解释

"长安道上的解释"可能指的是对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城周边道路及其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阐释。摘要如下:长安道上的解释涉及该地区的道路网络、历史典故、文化象征及在现代的传承,展现了长安作为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1、长安道上的释义: “长安道上”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都城长安(今西安)的主要道路,...

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释义

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释义

“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释义是指,如果没有人在朝廷或政府内部为你提供支持或庇护,就不要涉足官场,因为官场复杂且竞争激烈,缺乏支持和背景的人很难在其中立足和发展。1、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在朝廷或权力中心有靠山或关系网,就不要去尝试做官,因为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难以得到...

尘饭涂羹的释义

尘饭涂羹的释义

尘饭涂羹的释义是指以泥土做的饭,把灰涂在食物上,比喻以假当真的无用事物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毫无意义或徒有其表,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或作用。1、尘饭涂羹的释义:尘饭涂羹是一个成语,意指用尘土做的饭和以泥涂成的羹,形容食物极其污秽不堪,无法食用,比喻做的事情毫无意义或方法荒谬绝伦,根本...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

成败得失的成语解释摘要:该成语意指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的各种情况和结果,常用于形容人们在事业、生活等方面所经历的不同境遇和结果,既包含了成功的经验和收获的喜悦,也涵盖了失败的教训和失去的遗憾。1、成败得失的释义: 成败得失是一个联合式成语,意指成功或失败,得到或失去的各种情况,它用来概括人们在...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解释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解释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摘要:这句话意味着在成长为成熟、有担当的成年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各种不自由和挑战;而过于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则难以培养出成熟的人格和责任感,因此难以被视为真正的成人。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释义: 这句话意味着,要想成为一个成熟、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