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食笋十韵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

只应清泠地,长伴读书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竹笋在竹乡的丰富与廉价,以及它作为食物的美味与营养,竹笋被山夫采摘后,在早市上出售,价格非常便宜,将竹笋放在炊甑中与饭同煮,其紫箨裂开,露出如新玉般的素肌,吃了竹笋后,人们每天都能增加饭量,甚至长时间不想吃肉,作为京城来的客人,白居易常常觉得这种美味不足,他劝人们不要犹豫,要尽情享用,因为南风吹过后,竹笋就会长成竹子,竹笋对人们来说岂止是有帮助,它甚至能媲美鼎中的肉,这样的美味,只应生长在清幽之地,长伴读书人。

释义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竹笋这种食物对人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它的营养价值甚至可以与鼎中的肉相媲美,这里,“於物岂无助”强调了竹笋的实用价值,“况能参鼎肉”则进一步提升了竹笋的地位,将其与珍贵的肉食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采摘、烹饪和食用过程,展现了竹笋的美味与营养,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将竹笋的色香味形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竹笋的廉价与珍贵,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更是将竹笋的实用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其成为了一种可以与肉食相媲美的美味佳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竹乡生活期间所作,他通过观察和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感受到了竹笋的美味与营养,以及它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竹笋,并表达了对这种美味佳肴的喜爱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於物岂无助,况能参鼎肉。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