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中元日诣皇太后宫应制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出自哪首诗?

唐·韦嗣立

仙露明珠滴,秋桐彩凤栖。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

小臣叨列侍,荷泽自心知。

欣逢下生日,还偶上皇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嗣立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嗣立,唐代官员、文学家,字延嗣,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进士及第,曾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他博学多才,擅长诗文,是唐代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韦嗣立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内容多涉及宫廷生活、自然风光及人生哲理。

译文

仙露如明珠般滴落,秋日的梧桐树上彩凤栖息,太阳的光芒刚刚照耀到万年枝上,蓬莱宫的殿影在晨光中缓缓显现,我作为小臣有幸列席侍奉,内心深知这是皇恩浩荡,很高兴能在皇上的生日这一天,恰逢太上皇的时代,真是双喜临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幅祥和景象,通过“仙露明珠滴”和“秋桐彩凤栖”的意象,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吉祥。“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两句,以日光的转移和宫殿的影子,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皇权的永恒,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的谦卑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以及在皇上生日这一特殊日子里的喜悦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庄严与美丽,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宫廷建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如“万年枝”象征皇权的永恒,“蓬莱殿”则象征着皇家的仙境,诗人还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宫廷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嗣立在唐代中元日(即农历七月十五日)陪同皇帝前往皇太后宫应制时所作,中元日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之一,但在唐代,它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祭祀和庆祝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前往皇太后宫进行祭祀和庆祝活动,而韦嗣立作为朝廷官员,有幸陪同皇帝前往并参与了这一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嗣立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皇家的尊贵与吉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皇恩的感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日华初转万年枝,蓬莱殿影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