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春愁

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发。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觅?

空庭寂寞,落花满径啼。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他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长子,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纳兰性德的词清新隽秀,哀感顽艳,独具特色,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的一生短暂而绚烂,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

译文

眉头微微敛起,春天的花朵已经全部凋谢,旧日的愁绪还未完全消散,细雨打湿了流逝的时光,芳草年年都会重新生长,燕子归来时,却找不到昔日的雕梁栖息之处,空旷的庭院里一片寂寞,落花铺满了小径,伴随着鸟儿的啼鸣。

释义

“眉半敛”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忧郁;“春红已全褪”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旧愁还欠”则表达了主人公心中难以释怀的旧日愁绪,下片通过“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以“燕子归来,雕梁何处觅?”和“空庭寂寞,落花满径啼”作结,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春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天逝去时的内心感受,词中通过“眉半敛”、“春红已全褪”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忧郁,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如“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发”等,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又寓含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以“燕子归来,雕梁何处觅?”和“空庭寂寞,落花满径啼”作结,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春愁》可能创作于纳兰性德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纳兰性德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他虽出身名门,却仕途不顺;他虽情感丰富,却屡遭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春愁》,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和旧日愁绪的难以释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词也反映了纳兰性德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眉半敛。春红已全褪,旧愁还欠。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