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的解释

8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悲愤诗(节选)

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的解释

汉·蔡文姬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出有日暮愁,入无室中安。

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

作者及朝代

作者: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琴家,大文学家蔡邕之女,她自幼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后因战乱被南匈奴所掳,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重嫁董祀。

朝代:东汉末年

作者简介

蔡文姬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她不仅继承了父亲蔡邕的文学才华,还因个人经历而拥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被掳至南匈奴的十二年里,她经历了从贵族千金到异族王妃的身份转变,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战乱时代女性命运的悲叹。

译文

边疆荒凉与中原不同,风俗人情缺少道义。

这里多霜雪,胡风在春夏也猛烈吹起。

风吹动我的衣裳,呼啸声灌入我的耳中。

感念时局怀念父母,哀叹之声无穷无尽。

出门有日暮的忧愁,进门又没有室内的安宁。

哪里知道豺狼闯入了我的家门,让你惊恐害怕以至于不能长寿。

释义

这段诗句描绘了蔡文姬在边疆异域的艰难生活,以及她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比边疆与中原的差异,强调了她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助,特别是“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一句,既表达了她对个人安全的担忧,也隐含了对战乱时代女性命运的无奈与悲叹。

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蔡文姬在边疆异域的苦难生活,诗中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如“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营造了一种荒凉、冷酷的氛围,与蔡文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相呼应,诗中的“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等句,则直接表达了她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而“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一句,更是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揭示了战乱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创作背景

蔡文姬的《悲愤诗》是她在被掳至南匈奴期间及回归中原后所作,反映了她在战乱时代的个人遭遇和情感体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密切相关,当时,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蔡文姬被南匈奴所掳,经历了长达十二年的异域生活,这段经历不仅让她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孤独,也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战乱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她在诗中通过描绘边疆异域的荒凉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战乱时代的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岂知豺狼入我户,使汝惊悸遂不寿。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