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呜呼六歌兮歌最苦,春兰秋菊长终古。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呜呼六歌

呜呼六歌兮歌最苦,春兰秋菊长终古。下一句是什么?

唐·元稹

呜呼六歌兮歌最苦,春兰秋菊长终古。

少年倜傥慕前贤,壮心羁绁悲穷途。

君不见秋来叶落纷纷黄,寒风急急凋枯桑。

客有奏瑟歌清商,心悲泪下谁能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啊,这第六首歌啊,唱得最为凄苦,春兰秋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凋零又重生,年轻时我洒脱不羁,仰慕前贤的风范,然而壮志被束缚,只能悲哀地走在穷困的道路上,你没有看见吗?秋天到来时,树叶纷纷变黄落下,寒冷的北风急促地吹过,使枯桑更加凋零,有客人弹奏着清商的瑟曲,我内心悲伤,泪水落下,谁又能忘记这种痛苦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秋叶的凋零、寒风的急吹)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如壮志未酬、穷途末路的悲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慨,春兰秋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诗人自身的经历则是对这种无常的深刻体验。

赏析

这首诗以“呜呼六歌兮歌最苦”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悲苦主题,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将悲苦之情进一步渲染,诗中“少年倜傥慕前贤,壮心羁绁悲穷途”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又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悲哀,而“君不见秋来叶落纷纷黄,寒风急急凋枯桑”等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稹个人的仕途不顺和人生经历有关,元稹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这使得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存在的仕途坎坷和人生苦闷的情感。

《呜呼六歌》是元稹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深刻感慨。

“呜呼六歌兮歌最苦,春兰秋菊长终古。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