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岁暮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

常为胡虏忧,岂独为身愁。

寂寞挑灯坐,沉吟欲晓天。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病后体瘦衣带松宽,远离京城万里客居江干。

筋肉骨骼已非壮年,节令风物频频催促着贫寒。

常为北虏胡人忧思,岂止是为自己悲叹。

深夜孤灯独坐沉思,直到天亮也无法入眠。

释义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描述了诗人因病体消瘦,连官帽都显得宽松了,同时作为被贬谪的孤臣,远离京城,客居在江边,颔联“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直接点出关键词,表达了诗人身体已不如壮年,而节令的变换又不断催促着贫寒的年末到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颈联“常为胡虏忧,岂独为身愁”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愁苦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遭遇,更是因为国家的安危,尾联“寂寞挑灯坐,沉吟欲晓天”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挑灯沉思,直到天亮也无法入眠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孤独与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的作品,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以及内心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一句,既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感叹,也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而“常为胡虏忧,岂独为身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已被贬谪至偏远之地,身体也日渐衰弱,尽管身处逆境,陆游依然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