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中秋夜月

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

(注:“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某一完整诗篇,而是根据白居易诗歌风格及中秋主题进行的一种创意性融合与构想,用以表达中秋时节心境超脱、物我两忘的意境,为便于解析,以下将基于这一构想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只要能让这颗心忘却尘世的牵绊与劳累,清凉的月光下,美好的月亮升起之时,便是中秋佳节。

释义

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世俗烦恼的愿景,在中秋这个团圆之夜,诗人希望自己的心境能够如同那轮明月一般,皎洁无瑕,不被世俗的纷扰所累,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悟,通过“忘系累”与“凉玉佳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外在美好的向往。“但使”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心境的渴望与追求;“凉玉佳月”则以其清冷而皎洁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心中那片纯净无垢的天地,整句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热爱,也反映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虽然这句诗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的某一具体作品,但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中感受到其创作此类诗句的可能背景,白居易一生历经宦海浮沉,晚年更是多次遭贬,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中秋佳节,作为团圆与美好的象征,自然成为了诗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或许会在某个中秋之夜,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涌起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从而创作出类似“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这样的诗句,来表达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但使此心忘系累,凉玉佳月即中秋。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