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身作裙钗多俗累,哪能容我读诗书?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咏怀

身作裙钗多俗累,哪能容我读诗书?的意思及出处

清·秋瑾

身作裙钗多俗累,哪能容我读诗书?

牙琴空抱成连恨,眉黛徒增西子愁。

沉水熏炉香袅袅,流苏帐暖夜悠悠。

金闺绣户生尘土,空负胸中十万谋。

作者及朝代

作者:秋瑾

朝代:清代(1875年-1907年)

作者简介

秋瑾,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诗人,她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受父亲影响,对诗词歌赋有深厚造诣,她不满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积极投身革命,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最终英勇就义,成为中国女权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重要先驱。

译文

身为女子,我承受着世俗的重重束缚,哪里还有机会去安心研读诗书呢?我空抱着像成连先生那样的琴艺之志,却只能增添如西施般的愁绪,熏炉中沉水香袅袅升起,流苏帐内暖意融融,长夜漫漫,在这金碧辉煌的闺房之中,尘土渐渐积累,我胸中的十万谋略却只能白白辜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秋瑾作为女性在传统封建社会中受到的种种限制和束缚,她渴望能够像男子一样研读诗书、施展才华,但现实却让她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诗中通过“牙琴空抱”、“眉黛徒增”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她的无奈和愁苦,通过“金闺绣户生尘土,空负胸中十万谋”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秋瑾以女性的视角,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表达了她对自由、平等和尊严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成连恨”、“西子愁”等,既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又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瑾早年时期,当时她虽然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她渴望能够像男子一样研读诗书、建功立业,但现实却让她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她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寄托了她对自由、平等和尊严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秋瑾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代表了当时广大女性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斗争精神。

“身作裙钗多俗累,哪能容我读诗书?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