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浅深秋水扁舟月,远近寒山两屐云。的释义

6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浅深秋水扁舟月,远近寒山两屐云。的释义

夜游

宋·杨万里

浅深秋水扁舟月,远近寒山两屐云。

渔火疏星明灭处,一川烟草伴人归。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被誉为“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关心百姓疾苦,秉性刚直,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他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译文

秋水深浅不一,小舟荡漾在月光之下;远处的寒山与近处的山峦,都笼罩在两屐所踏起的云雾之中,渔火与稀疏的星星在明灭之间闪烁,伴随着满川的烟草,我独自归家。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游时的所见所感,秋水、扁舟、月光、寒山、云雾、渔火、疏星、烟草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夜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自身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归家的宁静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句“浅深秋水扁舟月”以秋水、扁舟、月光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远近寒山两屐云”则通过寒山、云雾和两屐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后两句“渔火疏星明灭处,一川烟草伴人归”则以渔火、疏星、烟草等元素为点缀,将诗人的归家之路描绘得既幽静又温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辞官归隐,过上了闲适的田园生活,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独自出游,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家宁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尚情操。

“浅深秋水扁舟月,远近寒山两屐云。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