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观人自省乐饲篇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中晦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

心镜明如月,情田广似波。

观人知善恶,省己辨蹉跎。

世事如棋局,恬然任蹉跎。

作者简介

李中晦,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活跃于中晚唐时期,其诗作以哲理深刻、意境悠远著称,擅长通过日常景象或生活细节,传达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感悟,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其作品仍被后世所传颂,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度。

译文

在认识别人之前,先要学会审视自己;

得到饲养(或理解为得到生活的滋养)时,快乐便无过错。

内心像明镜一样清澈明亮,如同明月高悬;

情感的田地宽广无垠,仿佛广阔的江河波涛。

通过观察他人可以分辨善恶,反省自己则能明辨时光是否虚度。

世间的事情就像一盘棋局,不如淡然处之,任其自然发展。

释义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认为在评价或理解他人之前,应先审视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后文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明与情感的宽广,以及通过观人省己来达到对人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全诗倡导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智慧,首联直接点题,提出“识人先已待”的核心理念,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比喻,将内心比作明月,情感比作江河,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纯净与情感的广阔,颈联则转向对人与自我关系的探讨,强调通过观察他人与反省自我来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尾联以棋局喻世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淡然态度,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变化。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淡泊与自省精神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李中晦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波折或深刻反思后所作,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士人阶层普遍追求精神层面的提升与自我完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通过自我反省与对世界的深刻洞察,李中晦试图在纷扰的世事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识人先已待,得饲乐无过。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