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杂感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十年学道无所得,空把青春掷白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如今国家如同敌国同乘一舟,形势危急;而我个人的命运,不过是国家太仓中的一粒小米,微不足道,我多年来学习治国之道却似乎一无所获,只能白白地将青春岁月抛洒在悠悠白云之间。

释义

敌国同舟:比喻双方形势危急,如同敌对的两国共处一舟之中,必须团结合作才能渡过难关。

太仓稊米: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稊米,小米,太仓中的一粒小米,比喻非常渺小。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抒发个人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作,首句“敌国同舟今日事”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当时南宋面临外敌入侵、国家危亡的严峻形势,强调了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重要性,次句“太仓稊米自家身”则转而写个人,将自己比作国家粮仓中的一粒小米,表达了个人在国家大局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后两句“十年学道无所得,空把青春掷白云”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多年求学治国之道却未能有所作为的遗憾,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体现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他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面临着金朝等外敌的威胁,国家形势危急,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同时也对自己多年来的努力与追求产生了深深的反思,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