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去日苦多来日短。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19

去日苦多来日短

去日苦多来日短。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作者及朝代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作者简介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精通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译文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晨间的露水,过去的日子已经太多了!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们,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释义

“去日苦多来日短”虽非直接出自上述《短歌行》中的某一完整句子,但诗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认为过去的日子如同早晨的露水一样,消逝得很快且充满了苦涩与不易,隐含了对未来时间短暂、应珍惜当下的意味,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赏析

《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历来被视为曹操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也加入了争夺天下的行列,他南征北战,历经艰辛,终于统一了中国北方,他深知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广纳贤才,共同辅佐他完成大业,他创作了这首《短歌行》,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思和感慨,在这首诗中,曹操以酒为引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贤才的珍视和渴求。

需要注意的是,“去日苦多来日短”这一表述虽非直接出自《短歌行》,但诗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句已蕴含了相似的意境和情感。

“去日苦多来日短。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