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师友平生更几人。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送韦城李少府

师友平生更几人。出自哪首诗?

唐·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所叹隔绝地,何由达心曲?

但言莫相忘,师友平生更几人。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能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后,迁右拾遗,开元四年(716年)以“道侔伊吕科”策试,列第一等,迁左拾遗,后为中书舍人、工部侍郎、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谤,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译文

在南昌尉的送行宴席上,我送走了友人,离亭外春意正浓,野花似乎要凋谢殆尽,林中鸟鸣却依然清新,我们在青门饯别,饮下别离的酒,你踏上归途,将经过白马津,只要彼此相互了解,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成为邻居,我所叹息的是,我们被地域隔绝,怎样才能互通心曲呢?只能嘱咐你,不要忘记我,人生在世,能有多少位像你我这样的师友呢?

释义

这首诗是张九龄为送别友人韦城李少府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诗人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珍贵,认为真正的师友是人生中最难得的财富。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在描绘离别场景时,巧妙地运用了春天的景色,使离别之情更加浓郁,诗人也通过“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等诗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诗人以“师友平生更几人”作为结尾,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人生难得的师友之情的深刻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送别友人韦城李少府时所作,当时,张九龄已经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而李少府则是他的好友和同僚,由于种种原因,两人即将分别,张九龄深感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师友平生更几人。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