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吴伟业所作的《圆圆曲》,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出自哪首诗?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直上青云凌烟阁。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竹上泪痕浓,岘首碑前洒别盅。

人去残阳几道斜,乌衣巷口又开花。

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

一代红妆照汗青,可怜家国破伶仃。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译文

(此处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两句及其前后相关部分)

当年(陈圆圆)的知己(指冒辟疆)曾侮辱过她的父亲(尊翁),而(陈圆圆)这个出身草野的女子却最终被达官显贵(上公)所礼遇。

释义

这两句诗描述了陈圆圆命运的转折,她原本出身平凡,甚至曾受到知己的轻视和侮辱,但最终却得到了权贵们的赏识和礼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两句诗在《圆圆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展现了陈圆圆命运的坎坷,又预示了她后来的显赫地位,通过对比“草野诸生”与“上公”的待遇,诗人深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命运的无常,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陈圆圆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创作背景

《圆圆曲》是吴伟业为明末名妓陈圆圆而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陈圆圆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她先是被田畹所掠,后献给吴三桂,再随吴三桂降清,吴伟业通过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陈圆圆的坎坷命运,还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变迁,在诗中,诗人对陈圆圆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圆圆曲》是吴伟业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描绘陈圆圆的命运变迁,展现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沧桑感,而“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这两句诗,则是该诗中的精彩之笔,既体现了诗人对陈圆圆命运的深刻洞察,又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当年知己辱尊翁,草野诸生揖上公。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