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的释义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的释义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附加联句(注:此联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用于解析)

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卓越,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译文

(原诗部分)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映在水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木,好像阵阵雨声;夏夜里,月光照在沙滩上,犹如秋霜,能否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这里要清凉多了。

(附加联句)

酒杯中浮着许多泡沫,如同蚂蚁般密集;小船的篷布覆盖着,形状好似蜗牛的壳。

释义

原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江边的壮丽景色,以及邀请友人前来消暑的情景,附加联句则通过“樽酒浮多蚁”形容酒中泡沫丰富,象征宴席的热闹与欢愉;“舟篷覆似蜗”则形象地描绘了小船篷布覆盖的样子,给人以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赏析

原诗以广阔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的自然美景和城市的繁华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邀请和热情好客,附加联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江边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意愿,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楼眺望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从诗歌内容来看,诗人可能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傍晚,独自站在江楼上眺望远方,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邀请友人前来共赏,附加联句可能是诗人为了丰富诗歌内容或应和友人而加入的,虽然并非原诗内容,但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樽酒浮多蚁,舟篷覆似蜗。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