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全诗是什么?

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

寒香引路入幽梦,清影伴我度凡尘。

雪里风前无俗韵,枝头月下有仙魂。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酒一樽。

作者及朝代

此诗为明代诗人杨慎所作,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作者简介

杨慎自幼聪颖,为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劝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其一生,以博洽冠一时,著述甚丰,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古倾向,后人论明诗,多推为魁首。

译文

天地间的清新气息令人心旷神怡,月光下仿佛看到了梅花的神韵,寒梅的香气引领我进入幽深的梦境,清雅的影子陪伴我度过凡尘俗世,在风雪交加中它没有世俗的韵味,在枝头月下它拥有仙人的灵魂,这其中的真正含义谁能理解呢?我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旁,饮下一樽酒来品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其神韵的向往,首句“乾坤灏气清可人”写出了天地间的清新气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月下仿佛梅花神”则直接点出了梅花的神韵,与月光相映成趣,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寒香、清影以及它在风雪中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神韵和高洁品质,诗人以“乾坤灏气”为背景,突出了梅花的清新脱俗;以“月下仿佛梅花神”为引子,引出了对梅花神韵的赞美,后两句则通过“寒香”、“清影”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慎被贬谪至云南期间,在远离京城、仕途不顺的境遇下,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和对世俗的超越,梅花在风雪中依然保持其高洁和神韵,这也正是诗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乾坤灏气清可人,月下仿佛梅花神。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