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的解释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悲愤诗(其二)

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的解释

汉·蔡文姬

嗟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高堂无行迹,亲故焉得闻?

沉郁复壅塞,欲语泪沾巾。

裁为同行巾,缝作游子衣。

君非征夫命,亲老复丁年。

归来展亲墓,悲哭有余哀。

知生者何情,能无感于怀?

一身远委迤,去来情难任。

送子涉淇水,至于顿丘门。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

作者及朝代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她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尤善音律,后因战乱被南匈奴所掳,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重嫁董祀,蔡文姬的文学作品传世不多,但她的《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简介

蔡文姬生活在东汉末年,这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她的父亲蔡邕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受家庭熏陶,蔡文姬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和音乐才华,她的命运却充满了坎坷和不幸,战乱中,她被南匈奴所掳,被迫嫁给左贤王,度过了长达十二年的异族生活,这段经历对她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曹操赎回后,她虽然重获自由,但内心的创伤却难以愈合,这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译文

啊,那些生活在边疆海边的百姓啊,他们只能寄身于荒凉的野草之中,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行动和止息都只能依靠着丛林和险阻,柴门简陋凄清,狐狸和兔子在屋檐下自由穿梭,家中再也没有亲人的行踪,亲朋好友又怎能得知我的消息呢?我内心沉郁而又壅塞,想要说话却只能让泪水沾湿衣襟,我裁剪布匹做成同行的头巾,缝制衣服给远行的游子,你并非征夫之命,家中又有年迈的双亲和年幼的子女,你归来后只能面对亲人的坟墓,悲痛地哭泣,余哀未尽,那些活着的人啊,他们怎能不为此感到悲伤呢?我一人远离家乡,去来之间情感难以承受,我送你渡过淇水,直到顿丘的城门,狐狸死后尚且知道头向故土,我又怎能忘记自己的故乡呢?书信已经中断了一个月,野外到处都是万家同悲的哭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边疆百姓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蔡文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乱造成的社会悲剧的悲愤之情,诗中“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两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无尽痛苦。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真挚,语言质朴而有力,蔡文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边疆百姓的苦难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表达了对战乱造成的社会悲剧的悲愤之情,诗中“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两句,不仅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达了蔡文姬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这两句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蔡文姬的《悲愤诗》是在她被南匈奴掳去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并重嫁董祀后所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文姬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她经历了战乱、被掳、异族生活等种种磨难,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苦,当她终于回到故乡时,却发现家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亲人也大多不在人世,这种巨大的打击和失落感促使她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愤和深情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

“邮书经月断,野哭万家同。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