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声华当翰苑,德义重儒绅。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赞儒绅

声华当翰苑,德义重儒绅。全诗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声华当翰苑,德义重儒绅。

道直身长在,名高语亦真。

凤池承雨露,鳌禁历星辰。

会遇求仙日,东归学隐沦。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自然景物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在翰林学士院中享有声誉,品德与道义深受儒士们的敬重。

为人正直,身材高大,名声显赫,言辞也极为真诚。

在皇宫的凤凰池畔承受雨露之恩,在鳌禁之地(指朝廷中枢)历经星辰变换。

希望有朝一日能遇到求仙得道的机会,然后东归山林,学习隐居遁世之道。

释义

声华当翰苑:指诗人在翰林学士院中声名远扬。

德义重儒绅:强调诗人的品德与道义在儒士阶层中备受推崇。

道直身长在:形容诗人为人正直,身材高大,寓意其品德高尚,人格伟岸。

名高语亦真:指诗人名声显赫,言辞也极为真诚,不虚伪。

凤池承雨露:凤凰池是翰林学士院的代称,此处指诗人在朝廷中受到恩宠。

鳌禁历星辰:鳌禁指皇宫,星辰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示诗人在朝廷中枢任职多年。

会遇求仙日:希望有机会遇到求仙得道的机会。

东归学隐沦:表示诗人有归隐山林,学习隐居遁世之道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诗人的声誉、品德、正直和名声,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声华当翰苑,德义重儒绅”直接点明主题,突出了诗人在文坛和儒士阶层中的崇高地位,颔联“道直身长在,名高语亦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正直和真诚,颈联“凤池承雨露,鳌禁历星辰”则通过描绘诗人在朝廷中的经历,展现了其仕途的辉煌,尾联“会遇求仙日,东归学隐沦”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对现实感到失望之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中在仕途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这使他产生了归隐山林的念头,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自己的声誉和品德,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也通过描绘自己在朝廷中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声华当翰苑,德义重儒绅。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