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儒林谁作传,谁刻垄头珉。的释义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儒林谁作传

儒林谁作传,谁刻垄头珉。的释义

唐·李商隐

儒林谁作传,谁刻垄头珉。

文苑传何逊,碑文似蔡邕。

清风扬古韵,明月照寒林。

千载留遗爱,芳名万古存。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儒林之中,谁会为那些杰出的学者作传呢?又是谁,能在垄头之上,刻下那如美玉般的碑文?文苑之中,何逊的传记被广为传颂,而他的碑文,则如同蔡邕所写的一样,文采斐然,令人赞叹,清风轻轻吹拂,扬起那古老的韵律,明月高悬,照亮了寒冷的树林,他们的遗爱将流传千载,芳名也将万古长存。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儒林学者的敬仰和怀念,首联提出疑问,谁会在儒林中为那些杰出的学者作传,谁又能在垄头之上刻下那如美玉般的碑文,颔联则通过何逊和蔡邕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碑文的重要性,以及那些被传颂的学者的卓越成就,颈联以清风和明月为喻,描绘了那些学者的高洁品质和他们的作品所散发出的永恒魅力,尾联则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学者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儒林学者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那些学者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诗人以何逊和蔡邕为榜样,强调了碑文和传记在传承文化、弘扬道德方面的重要作用,诗人也通过清风和明月的意象,表达了对那些学者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古代儒林学者的敬仰和怀念有关,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化事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李商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和痛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那些古代儒林学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文化事业的期望和愿景,他希望那些学者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能够激励后人,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儒林谁作传,谁刻垄头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