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遗后死哀,酸膈何时忘。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但遗后死哀,酸膈何时忘。上一句是什么?

《悼亡诗三首·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但遗后死哀,酸膈何时忘。

作者简介

潘岳,即潘安,字安仁,世称潘安,魏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古代中国四大美男之首,生于公元247年,卒于公元300年,河南中牟人,年少时以才智聪颖著称,早年仕途不顺,后得杨骏提拔,累迁黄门侍郎、侍中、太常卿等职,潘岳容貌出众,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年少时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他着迷,用水果往他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善于写哀诔之文,有《悼亡诗》《闲居赋》等名篇传世。

译文

时光流逝,冬去春来,寒暑交替,转眼之间,你已归赴黄泉,长埋地下,与我永诀,我内心的悲怀向谁倾诉?我逗留下来得不到什么好处,恭敬地承受君命,只得回心转意,返回原先任职的官府,望着你的居室,思念你的音容,想进你的旧房,重寻过去的欢乐,帏帐依然悬挂,所亲之人已永远不在;书架上还陈列着你的笔墨,那字迹仿佛还刚刚留下,你流溢的芳馨,不曾断绝;你悬挂的衣裾,犹在屋壁,恍恍惚惚,你好像还在那里;我惶惶不安,想到永远和你分离,悲痛得心惊胆战,就像那交颈而鸣的鸳鸯,今日却分飞东西;就像那比目而游的鱼儿,如今中途割断情丝,春风从吹过墙缝,早晨的雨露承接着屋檐滴落,我承受不住这种悲痛,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或许有一天我的心情能稍稍衰退,但庄子的鼓盆歌,仍然不能安慰我内心的悲哀,只遗留下我这个未死之人无尽的哀伤,这哀痛何时能忘?

释义

这首诗是潘岳为悼念亡妻杨氏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诗人通过描绘四季更替、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以及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展现了对亡妻的无限眷恋和哀悼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映衬等,使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细腻,诗人通过描绘四季的变换和居室的遗物,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伤,诗人还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将自己与亡妻的关系比作鸳鸯和比目鱼,进一步强调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无法割舍的联系。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创作背景

潘岳与杨氏感情深厚,杨氏去世后,潘岳深感悲痛,于是写下了这三首悼亡诗,这些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生死的思考和感悟,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情感寄托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这些悼亡诗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但遗后死哀,酸膈何时忘。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