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敬斋箴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下一句是什么?

宋·朱熹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心斋坐忘皆虚语,收摄精神是主思。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译文

如果真正理解了圣人门下所倡导的“持敬”的深意,那么在面临深渊、行走在薄冰之上时,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那些所谓的心斋、坐忘之类的说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唯有收敛心神、摄持精神,才是主宰我们思想的关键。

释义

“若识圣门持敬味”指的是如果真正理解了圣人(如孔子等)所倡导的“持敬”(即保持敬畏之心,专注、虔诚的态度)的深刻含义;“临深履薄更何之”则是说在面对危险或困难时,因为有了这种“持敬”的态度,便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心斋坐忘皆虚语”是对道家某些修炼方法的批评,认为它们只是虚妄不实的说法;“收摄精神是主思”则强调了收敛心神、摄持精神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主宰我们思想、行动的关键。

赏析

这首诗是朱熹对儒家“持敬”思想的深刻阐述,他通过对比儒家“持敬”与道家“心斋坐忘”等修炼方法,强调了儒家“持敬”思想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在朱熹看来,“持敬”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方法,它能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保持冷静和坚定,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朱熹也批评了道家某些修炼方法的虚妄不实,认为它们无法真正帮助人们提高修养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朱熹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有关,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他强调“持敬”在儒家修养中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实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儒家修养目标的关键,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和批评的方式,进一步阐述了“持敬”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朱熹在面对当时社会现实和学术环境时的思考和感悟。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