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惊看堂上人,鹤发明秋霜。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叹老

惊看堂上人,鹤发明秋霜。的意思及出处

唐·白居易

惊看堂上人,鹤发明秋霜。

如何却衰老,但见日月光。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事,下此便翛然。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惊讶地看着堂上的人,头发已经白得像秋天的霜一样。

怎样才能阻止衰老呢?只见日月依旧交替,时光不停流逝。

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频繁地需要收紧;头发稀疏,帽子自然偏斜。

因为爱惜眼睛而不再多读书,为了延年益寿而经常艾灸。

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更加熟悉世事;阅人无数,就像阅读河流一样。

仔细想来,这些都是幸运的事情,除此之外,心境便悠然自得。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自身形象的衰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惊看堂上人,鹤发明秋霜”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衰老的惊讶和无奈,随后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如身体消瘦、头发稀疏等,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诗人在结尾处却以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经历世事、阅人无数都是幸运的事情,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衰老为主题,但并未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相反,诗人以一种平和、豁达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衰老和时光的流逝,诗中通过对自身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生命和衰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晚年的生活中,白居易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命体验,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既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又展现了一种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惊看堂上人,鹤发明秋霜。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