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出自哪首诗?

山居

唐·皎然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求仙药,此中即洞天。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及大量诗作颇为后人推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建树,他的诗作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之翘楚。

译文

春日的山岭上,宝塔在皑皑白雪中显得格外明亮;傍晚时分,寺庙的钟声回荡,伴随着松林中袅袅升起的烟雾渐渐消散,在哪里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呢?这里就是一个如同仙境般的洞天福地。

释义

首句“塔明春岭雪”描绘了春日雪后,山岭上的宝塔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的景象,既表现了季节特征,又突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次句“钟散暮松烟”则通过傍晚时分寺庙钟声的回荡和松林中烟雾的消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两句“何处求仙药,此中即洞天”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仙境的向往,认为这里就是无需外求的洞天福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前两句通过“塔明”与“钟散”的对比,以及“春岭雪”与“暮松烟”的意象组合,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神秘,后两句则通过反问和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傍晚,独自漫步于山岭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