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任东风欺杜宇。杨柳如丝,人亦情千缕。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3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留春令·咏梅花》,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一任东风欺杜宇。杨柳如丝,人亦情千缕。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留春令·咏梅花

宋·晏几道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捻红绡垂玉箸,蔼然春意盈眉宇。

一任东风欺杜宇,杨柳如丝,人亦情千缕,醉眼斜阳慵整顿,斜倚阑干樱桃树。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晏几道工于言情,其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多写人生聚散难期的哀怨情感,被誉为“古之伤心人”,他的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情感真挚动人,语言优美流畅,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在画屏般的天边,梦中依稀回到了那十洲云水之地,手中捻着红绡,垂着泪滴,脸上洋溢着盎然的春意,任凭东风欺凌着杜宇,杨柳如丝般柔软,人的情感也如千缕丝线般复杂,醉眼朦胧地看着夕阳,懒得整理衣裳,斜倚在栏杆旁,身旁是那棵樱桃树。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梦境般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愁,上片写梦中回到仙境般的十洲云水之地,情感洋溢;下片则写现实中的离别与哀愁,任凭东风欺凌杜宇,杨柳如丝,人的情感也如千缕丝线般难以割舍。

赏析

这首词以梦境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下片则转入现实,通过“一任东风欺杜宇”等句,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和哀愁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词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晏几道一生仕途不顺,情感生活也颇为坎坷,他善于通过词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这首《留春令·咏梅花》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刻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伤的真实写照,词中的梅花也可能象征着词人高洁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题目中提到了“咏梅花”,但在这首词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梅花,而是通过其他意象和情感来间接表达,这可能与词人的创作风格和意图有关,他更注重通过情感来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任东风欺杜宇。杨柳如丝,人亦情千缕。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