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琴瑟和,钟鼓陈,樗蒱六博何缤纷。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名都篇

琴瑟和,钟鼓陈,樗蒱六博何缤纷。上一句是什么?

汉·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

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

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炙满前陈,珍羞盈后盘。

琴瑟和且鸣,钟鼓陈其间。

妙舞激清歌,佳音乘回飚。

赋诗连篇章,极欢情未阑。

留连弥信宿,忘归乃张翰。

自谓绝尘埃,终成累世缰。

欢娱难再得,盛衰不可常。

愿得同穴尘,于今两分离。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樗蒱六博何缤纷,行乐方已极。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

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三曹”,曹植自幼聪颖,十多岁便能诵读众多经典,且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他的诗歌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曹植在政治上并不顺利,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压,最终郁郁而终。

译文

名都里有很多美丽的女子,京城洛阳有很多英俊的少年,他们佩戴着价值千金的宝剑,穿着华丽鲜艳的衣服,在东郊的道路上斗鸡,在长楸树间走马,还没有跑到一半,就有两只兔子从前面跑过,他们迅速拿起弓箭,射向南山,左手挽弓,右手发箭,一次就射中了两只禽兽,他们的技巧还没有全部展现出来,就举手接住了飞来的鸢鸟,观众们都称赞他们,工匠们也都认为他们技艺高超,他们回来后,在平乐馆设宴,美酒每斗价值十千,各种美味佳肴摆满了桌子,珍稀的食物堆满了盘子,琴瑟和谐地鸣响,钟鼓陈列在宴会中间,美妙的舞蹈伴随着清脆的歌声,优美的音乐随风飘扬,他们赋诗连篇,欢乐之情还没有结束,他们流连忘返,忘记了回家,就像张翰忘记了家乡的鲈鱼脍一样,他们自以为摆脱了尘世的束缚,却最终还是陷入了世代的羁绊,欢乐的时光难以再次得到,盛衰无常,他们希望死后能同穴而葬,但现在却两地分离,他们想化作双飞燕,衔泥筑巢在你的屋檐下,樗蒱和六博等赌博游戏多么热闹纷繁,行乐已经达到了极点,太阳向西南方升起又落下,光阴一去不复返,云彩散去后他们回到城中,清晨又再次来到这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名都洛阳的繁华景象和少年们的奢华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对人生无常、盛衰难料的感慨,特别是“琴瑟和且鸣,钟鼓陈其间”和“樗蒱六博何缤纷”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赌博游戏的热闹场景。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名都的繁华和少年们的奢华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盛衰难料的感慨,它的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琴瑟和且鸣,钟鼓陈其间”一句,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盛况,还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欢乐,而“樗蒱六博何缤纷”一句,则生动地展现了赌博游戏的热闹和纷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风气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植在东汉末年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曹植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感受,他通过描绘名都洛阳的繁华景象和少年们的奢华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盛衰难料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琴瑟和,钟鼓陈,樗蒱六博何缤纷。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