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咏史

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出自哪首诗?

唐·汪遵

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

可怜四海苍生眼,不识天涯一谪仙。

作者及朝代

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文宗至唐昭宗年间(公元827年—904年),字必简,一字用夫,安徽宣城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擅长作诗,尤其擅长咏史诗,他的诗作多借古讽今,寓意深刻,风格独特,在当时颇有声望。

作者简介

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他深感时局艰难,常常通过咏史诗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他的诗作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宰相原本是长乐宫中的老者(指冯道,五代时期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多次出任宰相,以长乐老自称),各位将士请不要再唱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无家别》(杜甫诗作,描写战乱中士兵与家人离别的悲惨景象),可怜天下苍生百姓的眼睛啊,竟然不认识这位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此处可能暗指冯道虽历仕多朝,但始终心系苍生,有超凡脱俗之姿)。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宰相冯道的身份与境遇,以及战乱中士兵与百姓的悲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首句“宰相本来长乐老”点明冯道的身份和经历,次句“诸军莫唱无家别”则引出战乱给士兵和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后两句则通过“可怜四海苍生眼”和“不识天涯一谪仙”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冯道复杂情感的评价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的形式,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冯道的身份与境遇,以及战乱中士兵与百姓的悲惨生活,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也通过“不识天涯一谪仙”的表述,表达了对冯道复杂情感的评价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晚唐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有关,汪遵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深感时局艰难,常常通过咏史诗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阅读历史文献或听闻相关故事后,有感而发,通过对比宰相冯道的身份与境遇以及战乱中士兵与百姓的悲惨生活,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宰相本来长乐老,诸军莫唱无家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