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的解释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的解释

宋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今晚的月亮真叫人可怜,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人们才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里,空无所有,只有浩荡的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往云宵呢?这月亮呀,像是没有系上缆绳的船,自由自在地漂流;又像是那美丽动人的姮娥,没嫁人而住在月宫,是谁把她留住的呢?

听说月亮要经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让人愁苦极了,我放下酒杯,向那住在月宫的羲娥发问:月亮啊,你多少次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那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如果说这一切都安然无恙,月亮又为何渐渐变得像钩子一样细了呢?

释义

本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设问,对月亮的升落和月宫的传说等进行了富有哲理的探讨和质疑,表现了词人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词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把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有现实主义的深度,词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向何处、去悠悠?”“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等,表达了对月亮运行规律的探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词中也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如“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等句,借月宫的传说讽刺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公和黑暗。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时所作,当时,词人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壮志难酬,心情抑郁,在中秋这个团圆之夜,词人举杯邀月,对月抒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设问,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词人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词人的不幸遭遇。

“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