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的释义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的释义

唐·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争识面,绝塞竞看金马客,

天上谁相问,雄词惊倒碧鸡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那方丈山与海水相连,天台山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人世间的人们都争相想要一睹司马弟的山水画作,

就连那遥远边塞的人们也竞相观看这位金马门下的宾客(指李固)的画作,

而在天上,又有谁能理解这份才情,恐怕连碧鸡山的神灵都被他的雄浑词句所震惊。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司马弟的山水画作,展现了其艺术魅力之广,不仅在人世间受到追捧,甚至超越了凡尘,达到了惊动神明的境界。“绝塞竞看金马客”一句,借指李固(或画作主人)的声名远播,连偏远之地的人们都竞相观看;“雄词惊倒碧鸡神”则夸张地表达了画作或诗人词赋的非凡力量,能够震撼神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友人李固(或画作主人)山水画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比人间与天上的反应,突出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首联以仙境开篇,为画作铺设了一个超凡脱俗的背景;颔联通过“人间争识面”与“绝塞竞看”的对比,展现了画作受欢迎的程度之广;颈联则以“天上谁相问”设问,引出尾联“雄词惊倒碧鸡神”的夸张描述,既表现了诗人对画作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李固(或画作主人)的山水画有着极高的评价,这可能与杜甫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有关,杜甫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对社会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而山水画往往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因此他对这类艺术作品有着特殊的情感,诗中提到的“金马客”也可能暗含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或对其才华的认可。

“绝塞竞看金马客,雄词惊倒碧鸡神。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