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深秋客思浑无赖,野兴峥嵘特地开。的释义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秋兴八首·其五

深秋客思浑无赖,野兴峥嵘特地开。的释义

唐·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秋兴八首·其七

唐·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深秋客思浑无赖,野兴峥嵘特地开。

作者及朝代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杜甫早年游历四方,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期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由潭州前往岳阳途中,于一条小船上逝世,时年五十九岁。

译文

深秋时节,客居他乡的愁思无边无际,难以排遣;这野外的兴致却异常高昂,特地勃发出来。

释义

“深秋客思浑无赖”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身处异乡,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愁思和无奈。“野兴峥嵘特地开”则表达了尽管愁思重重,但诗人在大自然中却找到了释放和慰藉,野外的景致激发了他的兴致,使他心情豁然开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秋兴八首》中的第七首,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思与野外的兴致之间的强烈反差,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野外的景致,以及这种景致对诗人心情的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所作的一组律诗,这组诗以秋景起兴,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当时,杜甫已经历了安史之乱和长期的流离失所,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忧虑,在夔州的日子里,他通过描绘秋景,寄托了自己的愁思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深秋客思浑无赖,野兴峥嵘特地开。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