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淡妆素服出天真,彷佛罗浮世外身。的解释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题美人图

淡妆素服出天真,彷佛罗浮世外身。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淡妆素服出天真,

彷佛罗浮世外身。

眉宇间藏灵秀气,

不须脂粉自超尘。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性灵派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子不语》、《续子不语》等著作传世。

译文

她以淡妆和朴素的衣裳展现出天然纯真的美,

仿佛是从罗浮山中走出的超凡脱俗的仙子。

她的眉宇间藏着灵秀之气,

不需要脂粉就已经超凡脱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以淡妆和朴素衣裳展现出的自然之美,她仿佛是从罗浮山中走出的仙子,超凡脱俗,特别是她的眉宇间流露出的灵秀之气,更是让人感受到她内在的美,这种美不需要任何脂粉的修饰,就已经超越了尘世间的凡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美人的形象,诗人通过“淡妆素服”和“出天真”的描绘,突出了美人的自然之美,这种美不是靠外在的装饰和修饰,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纯真和质朴,诗人用“彷佛罗浮世外身”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美人的超凡脱俗和与众不同,在描绘美人的眉宇间时,诗人用“藏灵秀气”来形容,这种灵秀之气不仅体现了美人的内在美,也让人感受到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欣赏一幅美人图时所作,当时,袁枚被画中美人的自然之美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所吸引,便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美人之美的诗作,通过这首诗,袁枚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不仅是对美人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性中纯真和质朴的赞美。

“淡妆素服出天真,彷佛罗浮世外身。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