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溪行早春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全诗是什么?

唐·王维

溪侧风回草木惊,前村雾散见新晴。

寒梅一枝初绽蕊,报与人间岁又更。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溪边的风轻轻回转,让草木都感到了春意的惊动;前方的村庄雾气散去,露出了初晴的天空,一枝寒梅在此时初次绽放花蕾,仿佛在向人间报告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释义

溪侧风回:溪边的风轻轻吹拂并改变方向,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

前村雾散:前方的村庄雾气逐渐散去,象征着天气转好,春天到来。

寒梅一枝初绽:在寒冷的季节中,一枝梅花勇敢地绽放,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通过“溪侧风回”、“前村雾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而“寒梅一枝初绽”更是点睛之笔,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也寓意着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与新生,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在诗歌和绘画上却有着极高的造诣,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低落时,独自漫步于溪边,看到早春的景象而有所感触所作,通过描绘早春的美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在逆境中,诗人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