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忆东坡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

赤壁赋成传万古,雪堂筑就伴清宵。

才高八斗人争颂,情厚千重世共昭。

虽去千年犹敬仰,文光犹自照天霄。

作者简介

赵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生于清代乾隆年间,自幼聪颖,学识渊博,诗文俱佳,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的诗作清新流畅,富有哲理,且善于议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著有《廿二史札记》等重要史学著作。

译文

东坡先生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遗迹仍然留存于世,我远远地缅怀他的风采,心中想象着他那如玉般高洁的品格,他写下的《赤壁赋》流传万古,他筑造的雪堂陪伴着清冷的夜晚,他才高八斗,受到人们的争相颂扬;他情深意重,为世人所共知,虽然他已经离去千年,但我们仍然对他充满敬仰,他的文采之光仍然照耀着天空。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宋代文学家苏轼(东坡居士)的怀念与敬仰,首句“坡公已往遗踪在”点明苏轼已经离世,但他的遗迹和作品仍然留存;次句“遥挹风流想玉标”则表达了对苏轼高洁品格的想象和敬仰,接下来的几句分别通过苏轼的《赤壁赋》、雪堂以及他的才华和情深意重等方面,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尾句则总结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以及他文采之光的永恒照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苏轼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作者通过描绘苏轼的遗迹、作品和品格,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巨匠和人格典范的崇高地位,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苏轼才华和人格的无限敬仰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翼对苏轼的敬仰之情有关,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赵翼对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文学和人生的追求和理想,在清代文学繁荣的背景下,这首诗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坡公已往遗踪在,遥挹风流想玉标。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