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出自哪首诗?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唐·韦庄

……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

……

(注:由于《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是一首长诗,这里只展示了包含关键词的两句,其余部分略去。)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词作则婉约动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韦庄还是五代时前蜀政权的宰相,对前蜀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译文

壁垒高耸,军队严整肃穆;朝阳初升,画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释义

“壁垒翘军肃”描绘了军队驻扎时的严整景象,壁垒高耸,军队纪律严明,表现出一种威严和肃穆的氛围。“朝暾画戟明”则通过描绘朝阳初升时,画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军队的威武和庄严。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军队驻扎时的壮观景象,壁垒高耸,军队严整,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威严的军容,而朝阳初升,画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威武和庄严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军队的壮观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是韦庄与友人郑拾遗(具体姓名不详)唱和之作,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韦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也通过描绘军队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军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对军队严整肃穆、威武庄严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他对国家军队力量的肯定和赞美。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的“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军队的壮观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