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灵源万古自天成,福地纡盘三百里。的释义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灵源万古自天成

灵源万古自天成,福地纡盘三百里。的释义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灵源万古自天成,福地纡盘三百里。

云气浮空龙出没,松声满谷鹤飞鸣。

仙家楼阁丹霞映,野客衣冠白日明。

欲问洞天三十六,此中应是最幽清。

作者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今江苏无锡),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后,一度起用为宰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为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病逝于福州,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等。

译文

灵源之水万古流淌,仿佛是天然而成;福地蜿蜒曲折,绵延三百里之远,云气在空中漂浮,如同龙在出没;松涛在山谷间回响,伴随着鹤的飞翔与鸣叫,仙家的楼阁被丹霞映照得绚丽多彩,山野间的隐士穿着朴素,却在白日里显得分外鲜明,若问世间三十六洞天何处最美,这里应当是最为清幽宁静之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灵源福地的自然美景和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首联点明灵源福地的悠久历史和天然形成的特点;颔联通过云气、龙、松声、鹤等元素,展现了福地的神秘与生机;颈联则通过仙家楼阁与山野隐士的对比,突出了福地的超凡脱俗;尾联则以问句形式,强调灵源福地在众多洞天中的独特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灵源福地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诗人也通过描绘仙家楼阁与山野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纲被贬谪或隐居期间,李纲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朝廷排挤和贬谪,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可能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厌倦和反思,转而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灵源福地作为一处清幽宁静的仙境之地,正好符合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通过描绘灵源福地的美景和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纲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灵源万古自天成,福地纡盘三百里。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