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空门闭云春寂寞,山鬼啸月夜萧骚。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山居夜吟

空门闭云春寂寞,山鬼啸月夜萧骚。出自哪首诗?

唐·李群玉

空门闭云春寂寞,山鬼啸月夜萧骚。

古木苍苍连野色,寒泉潺潺入溪桥。

幽人独坐闲吟处,一曲清歌动碧霄。

野老相逢不语胜,但言花发好归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生卒年不详,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怀的诗歌著称,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并得到了许多文人的赞誉。

译文

空寂的山门被云雾紧紧封闭,春天的气息中透着寂寞;山鬼在月夜中长啸,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显得夜晚更加萧索凄凉,古老的树木郁郁葱葱,与野外的景色连成一片;寒冷的泉水潺潺流淌,汇入溪边的小桥,我独自坐在幽静的地方吟诵诗歌,一曲清歌直冲云霄,遇到乡野的老人,我们无需多言,只是相视一笑,谈论着花儿盛开时正是归家的好时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寂寞,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首联通过“空门闭云”和“山鬼啸月”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古朴,古木参天,寒泉流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颈联中,诗人独坐闲吟,一曲清歌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则通过与野老的相逢,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诗人通过独坐闲吟和与野老的相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山居期间,当时,他或许因仕途不顺或厌倦了尘世的喧嚣,而选择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空门闭云春寂寞,山鬼啸月夜萧骚。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