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秣陵旧迹时登眺,慷慨应伤六代馀。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登石头城

秣陵旧迹时登眺,慷慨应伤六代馀。出自哪首诗?

唐·刘禹锡

秣陵旧迹时登眺,慷慨应伤六代馀。

万井笙歌沉后听,九原松柏杳中途。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迁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从生活小事中发现深刻的社会问题,政治讽刺诗尤为著名,诗作语言生动,风格俊爽。

译文

时常登上秣陵城头远望,心中慷慨悲凉,伤感于六朝的兴亡更迭,万千的宫阙楼阁和繁华的歌台舞榭,如今都已沉寂无声,只有那九原上的松柏在暮色中显得更加苍茫,故国的四周群山环绕,但城中的繁华已逝,只有潮水寂寞地拍打着空城,淮水东边那轮古老的月亮,夜深人静时,还悄悄地照过女墙。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六朝兴亡的感慨,首联点明登眺之地和感慨之由,颔联描绘石头城的荒凉景象,颈联写山川依旧而人事全非,尾联则以月之“还来”反衬人之不再,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它避开了石头城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和它的历史风云,专门从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作为“帝王之都”的显赫和繁华着眼,着笔于石头城这一六朝故都的残破与凄凉,以古都的荒凉景象,寄托了诗人昔日繁华无处寻觅的感慨,寓含了诗人对于人事沧桑、兴亡盛衰的深沉感慨,全诗景中寓情,意境悲凉,笔调沉郁,语言古朴,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由和州刺史返回洛阳,途径金陵,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面,大臣相互排挤和攻讦;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这首诗在抒发诗人对六朝兴亡盛衰感慨的同时,也暗含着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

“秣陵旧迹时登眺,慷慨应伤六代馀。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