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的释义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30

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的释义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坐在纸屏前,靠着石枕,躺在竹床上,手已经困乏,抛开了书卷,中午梦醒之时,长夜已过了一半,我也知道案头的文书堆满了,但此刻却无暇顾及,只是悠闲地看着窗外,砚台中的墨水还未曾干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初夏时的生活场景,通过午睡醒来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前两句写午睡初醒,后两句则转入对案头文书的思考,但并未立即投入工作,而是选择了一种闲适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梅子、芭蕉、纸屏、石枕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尤其是“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公务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他在繁忙之余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这种矛盾而和谐的心理状态,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杨万里虽然身居官职,但仕途并不十分顺利,他常常在公务之余,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放松,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描绘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