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的解释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黍离

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的解释

唐·李商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

(注:李商隐的《黍离》并非直接传承自《诗经·王风》中的《黍离》,而是以此为灵感创作,融合了历史感慨与个人情感,上述为融合意境后的创作版本,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没有直接以“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为完整诗句的作品流传,但此句可视为对《诗经·黍离》意境的化用与再创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在那被战火侵扰的泽国江山之中,百姓们哪里还能找到砍柴打草的乐趣呢?请不要再提什么封侯拜相的事情了,因为一位将领的成功往往意味着成千上万士兵的牺牲,听说那一场战争让众神都感到忧愁,两岸的强兵至今仍未停止争斗,谁说这沧江总是平静无事的?近来它常常与鲜血一同流淌,这使得大梁的人们,至今仍唱着那首《黍离》之歌,哀叹着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流离失所。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一句,借用了《诗经·黍离》中周人哀叹故都荒废的典故,暗指唐朝末年国势衰微,百姓流离失所,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怀念与哀愁。

赏析

李商隐此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平时期与战乱时期的巨大反差,强烈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尤其是“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一句,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大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人民生活困苦,李商隐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黍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况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空令大梁人,至今歌黍离。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