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题画

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的意思及出处

宋·苏轼

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

由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造。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译文

人们都说这幅画太过简略草率,画家胸中的山水却随意挥洒而出,自古以来,真正的画师都不是凡俗之辈,他们的奇妙构思实际上与诗歌创作有着相同的境界。

释义

“人言此图太草草”意指人们评价这幅画过于简略,不够精细;“胸中丘壑随意扫”则表达了画家凭借胸中的山水意境,随意挥洒笔墨,不拘泥于细节;“由来画师非俗士”强调了真正的画师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妙想实与诗同造”则指出画家的奇妙构思与诗歌创作在境界上是相通的。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一幅画的题跋,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强调画家的创作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注重表现胸中的意境和情感,他也认为真正的画师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他们的创作与诗歌创作在境界上是相通的,这种对绘画艺术的独特理解,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苏轼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有关,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苏轼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认识,可能是他在欣赏一幅画作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题跋,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艺术创作的自由精神和个性表达的追求。

苏轼的这首《题画》诗不仅表达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还体现了他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艺术创作的自由精神和个性表达的追求,以及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关注。

“人言此图太草草,胸中丘壑随意扫。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