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8

诗词原文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全诗是什么?

唐·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其二

朝退无余事,闲吟偶此章。

白须元亮辈,丹篆夏侯方。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其三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作者简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等职,杜甫早年游历四方,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期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由潭州前往岳阳的途中,于一条小船上逝世,时年五十九岁。

译文

(其三部分)

戴着红巾的卫士在宫门报晓,尚衣官才把皇帝的衣服送进,早朝的鼓声渐起,宫门大开,万国使节和百官们进殿朝见皇帝,太阳初升,宫殿的仙掌影动,皇帝的衮龙袍上香烟缭绕,得志时就要为朝廷出力,辅佐君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早朝的庄严景象,以及诗人对得志后辅佐君王的期望。“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在得志时能够为国家出力,辅佐君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朝的庄严景象,展现了唐朝的繁荣与强大,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得志后辅佐君王的期望,体现了他的忠诚与抱负。“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君王的忠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风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中期创作的,当时唐朝虽然仍然强大,但已经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杜甫作为一位有抱负的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并表达自己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早朝的庄严景象和诗人对得志后辅佐君王的期望,展现了杜甫的忠诚与抱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中期社会的繁荣与强大,以及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达则都廊庙,致君尧舜前。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