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咏史

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

(注:原诗中并无直接连续出现“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这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稍作调整与创意融合,以展现这两句的意境与主题,原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咏史鉴今,警戒后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前贤与国家,他们的兴盛源于勤俭,衰败则因奢侈,哪里需要琥珀才能做成枕头,哪里非得珍珠才能装饰车辆?远离边疆无法遇见青海的骏马,力量用尽也难以拔出蜀地的山蛇,有多少人曾参与演奏过南薰曲(象征治国理政的和谐之音),但终究如鸿毛般轻飘,被历史遗忘,只留下那些自矜的新颖佳句,流传于世。

释义

本诗通过回顾历史,指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勤俭与奢侈,诗人用一系列比喻和典故,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力,最后一句“终古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也是对文学创作的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永恒价值的追求。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以史为鉴,深刻揭示了国家兴衰的规律,同时融入了对个人在历史中地位的哲思,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和典故,使得内容既深刻又生动,最后一句“终古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讽刺,也是对自己文学追求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旨在警醒当朝统治者,希望他们能够吸取前人的教训,勤俭治国,避免重蹈覆辙,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贡献可能微不足道,但文学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流传千古。

“鸿毛遗万事,但矜佳句新。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