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安能玉帛销锋镝,免使苍生付劫灰。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和议成,喜而赋

安能玉帛销锋镝,免使苍生付劫灰。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牧野旌旗有异名,炎凉几度换乾坤。

安能玉帛销锋镝,免使苍生付劫灰。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创作的模拟作品,实际历史上韦庄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同的诗句,但风格与韦庄的晚唐诗风相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晚唐)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抒发战乱离愁和个人遭遇,词作则以婉约柔美著称,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玉帛作为和平的象征,朝拜之后回望帝京,乌孙国归去后不再自称王,天涯海角,宁静之地再无征战,战争的阴霾消散,日月重放光芒,牧野之战的旌旗早已成为历史,世间的冷暖几度更迭,乾坤变换,怎能不让玉帛代替兵器,消除战争,以免让无辜的百姓遭受劫难,化为灰烬。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和平的景象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深切同情,诗中“玉帛”象征和平,“锋镝”则代表战争,诗人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避免百姓遭受战争的苦难。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首联以“玉帛朝回望帝乡”开篇,既点明了和平的主题,又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期望,颔联“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进一步描绘了和平的美好景象,将战争的阴霾与日月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颈联“牧野旌旗有异名,炎凉几度换乾坤”则通过历史的回顾,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世事的变迁,尾联“安能玉帛销锋镝,免使苍生付劫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呼吁,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消除战争,保护百姓免受灾难。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模拟作品,但结合韦庄的生平和晚唐的社会背景,可以推测类似的和平主题可能源于韦庄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深刻感受,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同情,因此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安能玉帛销锋镝,免使苍生付劫灰。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