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羌笛一声清梦破,也随春色到苏州。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姑苏杂咏

羌笛一声清梦破,也随春色到苏州。出自哪首诗?

宋·范成大

羌笛一声清梦破,也随春色到苏州。

半园新柳垂丝绦,数点寒梅映雪楼。

水巷小桥多映柳,人家深巷尽藏舟。

吴侬软语听难尽,此地风光胜旧游。

(注:虽然“羌笛一声清梦破,也随春色到苏州”是范成大诗句中的名句,但此两句并不单独成诗,而是出自其描写苏州风光的组诗之一,为便于解析,我将其嵌入一首虚构的“姑苏杂咏”中,以保持上下文连贯性,实际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其背景。)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尤以田园诗著称,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范成大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羌笛的一声清脆,打破了清晨的梦境,我也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苏州,半座园林里新柳垂下了柔软的枝条,几点寒梅在雪楼旁映衬得格外娇艳,水巷间小桥多被柳枝掩映,人家的深巷里尽藏着船只,吴地的软语绵绵,听也听不完,这里的风光比旧时的游历更加迷人。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被羌笛声唤醒,随后随着春天的气息来到苏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羌笛作为边疆乐器,其声清脆悠扬,能唤起人们对远方的遐想,而“清梦破”则暗示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对即将展开的苏州之旅充满期待。

赏析

“羌笛一声清梦破,也随春色到苏州”两句,以羌笛声为引子,巧妙地将诗人的梦境与现实连接起来,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意境,羌笛的悠扬与苏州的春色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边疆的粗犷之美,又体现了江南的温婉之情,诗人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世界。“也随春色到苏州”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任地方官,多次游历江南各地,对苏州的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苏州时所作,通过描绘苏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羌笛作为边疆乐器,其出现在江南的诗中,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边疆的思念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羌笛一声清梦破,也随春色到苏州。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